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立鼎1894 > 第三九四章 疯狂的资敌行为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十九世纪末的造舰生意到底有多赚钱?看一看其中一些数字就知道了。▲∴

  首先,必须要有能够承载两三万吨以内排水量战舰的船台。在十九世纪末,英国绝大多数的船台都面临不够用的尴尬局面,必须要新造或者提升。并且由于战舰长度和排水量激增,导致哪怕是刚刚建成的船台不几年就要过时。

  在本世界,当英国人开始建造将近三万吨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时,发现全国只有五家造船厂能够满足条件。就现在而言,两万吨以内的战舰是各大私营造船厂的极限。随着新一任造舰总监约翰费舍尔的上台,他过于重视“速度即防御”理念,必将导致战舰设计陷入动力系统扩大和舰体长度增加的恶性循环。

  不出意外的话,只要英国人设计出来全新无畏舰,绝大多数的英国造船厂立即要面临扩建改建的问题。

  这就是一大笔谁都绕不过去的投资,而急需足够先进战舰保持海军优势的英国人,必须得在这上面下血本了。

  其次,要建造更大的战舰,必然要用到更大的起重机。现在的各国舾装码头上起重机多半为四十吨到八十吨的。但随着长身管主炮的出现,比如之后不久出现的“纳尔逊级”战列舰,其305mm双联装主炮的旋回盘重量高达102吨,后来的无畏舰主炮塔更是普遍在150吨以上。

  本世界,在1898年,英国开始安装100吨级的起重机。可想而知。随着造舰竞争的开始。那得需要多少大型起重机才能满足各国的要求啊!

  再次。建造无畏舰,必须面临更换整套锅炉和蒸汽轮机的需求。当前各国之中,也只有杨浩能够立刻拿出来整套的、成熟的、经过战争验证的蒸汽轮机和锅炉系统。各国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撇下,那就得争分夺秒的抢占先机。

  那么只要他开口说卖,英国人也得捏着鼻子买!要不然,他们就得等自己国内那几家公司的产品试验成功,那往少里说也得一两年时间。英国人能等得起吗?显然不可能。

  最后,便是最最基本的造船用钢材了。

  在十九世纪末。英国德国这些国家钢产量都足够高,但战列舰所必须的装甲钢产量却很低。本世界历史上,英国直到一战爆发前,才达到年产五万吨装甲钢的产量。在一条战舰5000吨以上需求之下,这个数字显然并不足够。

  再者,装甲钢的造价,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惊人的。以英国的kc表面硬化装甲为例,每吨价格在80磅到150英镑之间。什么概念?相当于500-1000两白银一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