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里德没有讲,完全是因为他真的忘记了。

  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竟然是因为忘记,才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遗漏了。

  其实,杨远想想也能理解。

  因为本来他把里德找来,只是为了想让他接管瓷器工坊的后勤工作。

  但是当灾民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就习惯性让所有人要东西,就去找里德。现在想来,他甚至根本不知道里德一个人是怎么能够管理几万人的吃喝拉撒的。

  那么遗漏那么一两件事情,忘记跟他讲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他该拿这些人怎么办?

  在春天来临之时,杨远关闭了一部分工厂,将去年阿卡村送来的薯杆分发了下去做种,让原本属于科尔巴夫的人们回到自己的村子去种植薯杆,将薯杆普及了到了整个科尔巴夫。

  他告诉他们,不管他们种植出了多少的薯杆,收获季节他都会派人去收购。

  如果这些种子不能保证他们丰收,那么这一年的冬天,他们依旧可以来鲁尔堡过冬。

  当然,前提是他们真的遵照他教给他们的方法,种植这些薯杆了。

  如果有人敢投机取巧,为了去鲁尔堡而浪费种子不好好种植,那么一旦被他发现,这个人将被永远赶出科尔巴夫。

  对于曾经一无所有的农民们来说,被赶出科尔巴夫,成为别的领主的领民,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经过这一个冬天,是否能成为科尔巴夫领民,已经成的为了他们绝对不愿意放弃的身份和待遇。

  于是习惯了在工厂与工地工作的人们,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鲁尔堡,重新回到了田间劳作。

  但是依旧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在了鲁尔堡。虽然鲁尔堡周围的土地不适合耕种,但是由于这边聚集汇集了十几家工厂一万多工人,其中还有三千多人是在瓷器工坊里拿着高薪的工人。这里已经比一个普通城市还要繁华了,很多人都可以在这里谋求一条生路,而不必再回家乡种地去了。

  当然,领主的号召还是要响应的,于是他们将自己的土地交给了别人去租种,自己则选择留下来,留在这个科尔巴夫最繁华的中心。

  至于原本并不属于科尔巴夫的人,那他们能做的唯一选择也就是留在这里了。在鲁尔堡过了这样一个温暖而幸福的的冬天之后,他们完全不愿意再回到之前的地方了。

  现在想来,之前的那些日子过得简直犹如在地狱。

  杨远虽然并不想再继续供养他们了,但是也不会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