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减赋~!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陛下,老臣也觉得此举不妥!”

  萧瑀话音一落,魏征也上前拱手道:“恕老臣直言,陛下此举只能解决少部分百姓的问题,其余大部分百姓,依托的都是豪门大户,陛下这边降税,他们并感受不到恩惠!”

  显然,魏征老喷子早已意识到了唐代均田制的一些漏洞和不足,但他也没办法弄出一个更加完善、合理的土地制度。

  “臣附议!”

  “老臣也附议!”

  不一会儿的时间,就有两三个大臣上前表示附议。

  李二拧着眉头,道:“朕此举不是饮鸩止渴,而是权衡之计!诸卿可能都忘了,算算日子,一个月之内,先前南下的船队应该就会满载而归,到时候凭借船队带回的这些粮食,大唐各地将不再缺粮!”

  众大臣心里一惊,他们还真把这茬给忘了!

  “可是陛下……”

  房玄龄想了想,终究觉得靠一个收获未知的船队是不靠谱的,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要反驳,李二却大手一挥,打断道:

  “房爱卿无需多言,朕意已决,与其多征收粮草、引起各地饥荒、朝廷再拨粮,不如留利于民,省的前后折腾造成大量糜耗!”

  就这样,李二一锤定音,今年各州县征税比例一律下调两成,消息传出,举国欢腾。

  …………………

  “哦?减免两成赋税?陛下这是怎么想的?”

  身在炎黄书院的李泽轩,在当天下午就收到了消息,跟房玄龄一样,他也觉得李二此举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土地税制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后才废止,由此可见统治集团对于土地赋税的依赖是有多么深,以大唐现在的经济水平,一下子减免两成土地赋税,这是在割肉玩儿火啊!

  李二到底有什么底气敢这么玩儿呢?

  “这……马某也猜不出陛下的用意了!不过此举也算是可以缓解百姓的燃眉之急了,就是对于各地州府的承灾能力是个考验啊!”

  马周坐在李泽轩的对面,闻言沉吟道。

  “算了,不想了!对了马兄,工坊扩建的怎么样了?”

  想了半晌,李泽轩也没想出什么名堂(说到底这货也把先前大批船队南下的事情给忘了),他忽然想起工坊新场地的事情,于是问道。

  之前为了扩大规模,李泽轩本来打算将工坊也迁到梅村这边的,但前期因为筹建书院,资金紧张,李泽轩就让福伯暂停了这项计划,后来神仙镜以及琉璃器皿的推出,让李泽轩赚了个金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