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七百八十五章 粮食太多的苦恼!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然后恭恭敬敬地递过一本小册子,并抱拳道:

  “萧尚书,这是官船上所有货物的清单,他是船舱管事姚敬,萧尚书若是有任何疑问,尽管问末将或者姚管事,我等定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嗯,好,有劳了!”

  萧瑀客气一句,然后接过小册子,他打开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这…这么多粮食?长安城的粮仓恐怕装不下了吧?”

  阎立德闻言,心中好奇至极,他想的是这次朝廷的官船一共就带了那么一点儿丝绸和瓷器,顶了天也就能换个十几万石的粮食罢了,长安城的粮仓怎么可能装不下?

  “时文(萧瑀的字),让我看看有多少粮食?”

  说罢,阎立德就眼巴巴地凑了过来,想要一探究竟,待看清那小册子上的数字后,他的眼睛瞪得老大,惊呼道:

  “这、这、这,八十八万石?这么多石的粮食,太仓肯定装不下,得运到洛阳的含嘉仓才行啊!”

  他所说的太仓,是长安城最大的粮仓,也算是皇家粮仓,主要职能是供皇室消费、赏赐、百官俸禄、军需以及政府账济。虽然太仓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统治中枢服务,但是也有着一些积极的作用。比如,每遇灾荒,太仓就会拿出粮食来补充常平仓,抑制粮价疯涨,还会低价出售一些粮食来赈济灾民。

  但是太仓的总储量并不高,最多只能储存五六十万石(唐代的一石约合一百斤,宋代的是两百斤)粮食,而且现在是刚过了秋收,太仓里面剩余的空间就更少了。所以这两个朝堂大佬,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至于阎立德所说的含嘉仓,算是唐国的第一大粮仓了。

  隋朝初期建都长安,但关中地区物产已经难以满足皇室贵族、朝廷百官和中央军队消费需求,仅粮食一项就不能自给。大业年间,为了满足都城长安粮食需要,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再到后来,杨广直接把首都搬到了洛阳。

  定都洛阳之后,杨广起先建设了回洛仓,作为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整个回洛仓城东西长一千米、南北宽三百三十五米,内径十米的仓窖约有七百座,每个仓窖可以储存约四千石粮食,整个仓城可以储粮三百万石粮食。

  由于回洛仓建在隋唐洛阳城的城外,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回洛仓,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后来,回洛仓又成为李世民和割据洛阳的王世充战争的焦点,城外粮窖被占据,王世充因严重缺粮而落败。

  后来,李世民看到了粮仓在城外的弊端,他决定在洛阳城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