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九百四十二章仁心,黑心!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直是大材小用,也耽误了许多病人不是?”

  胡竟然此刻仰着小脸,对孙思邈道:“师父,少爷说的很有道理啊!先前韩四婶的儿子得了肠痈(阑尾炎),来这边找您,您却一个人去采药了,要不是您先前教过竟然怎么治这病,韩四婶的儿子很可能就没命了!”

  孙思邈拧着眉头,面露难色,他思忖片刻,叹道:“贫道又何尝不知小轩你说的在理?很多时候救人一命,远比采一筐药来的更重要。可是贫道若不去采药,那就只能去长安的药铺去买药了!那里各种药材的售价普遍高昂,贫道的全部身家,怕是也撑不了给百姓看三天的病啊!”

  李泽轩一听就明白了,敢情老孙平常给老百姓看病,不仅不收诊费,连药材钱都不收的啊!即便收,估计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吧?这哪儿行?在现代经历过各种医院乱收费的李泽轩表示,老孙这样的好医生哪里去找啊!真要有的话,给我来一千个都不嫌多。

  “那个,孙道长,今日小子此来,是有一事想要与你商量!”

  李泽轩扯开话题,朝孙思邈拱手道。

  “是医学院的事情吧?”

  孙思邈笑了笑,他虽然身不在朝堂,但事关太医署,他还是知道一些消息的。

  李泽轩点了点头,道:“没错!既然孙道长已经知道消息了,那小子就直说了。从南北朝时初设太医署,至今已有两百余年,虽说我大唐现在的太医署规模已经远超以往,但在署学生一共才多少人?也就三百来人吧?可大唐一共拥有三百六十多个州县,这三百多个太医署学生,对于整个大唐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更何况太医署一向只服务于皇宫与朝堂重臣,民间百姓若想看病,只能求救于民间医馆。民间医术的传承,大多都依赖于家传,这种闭门造车、敝帚自珍的传承模式,民间医术又谈何进步?

  孙道长您虽然医术高绝,但你毕竟只是一个人,病人一旦多了,你就会分身乏术!小子创立医学院的初衷,就是要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像您这样的杏林高手,然后在大唐各州府开设联合医院,也称联合医馆,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医术传承与进步的问题,又能让天下百姓都能有病可医!孙道长您的愿望不也就实现了吗?”

  孙思邈本以为李泽轩只是想模仿太医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医学生,然后再成立一个医馆,但他万万没想到李泽轩后面竟然会有这么一系列庞大的布局,不由被狠狠地震撼了一下。

  若真按照这个布局往下走,说不定到时候所有百姓真的都能有病可医,他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