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我在古代奔小康 > 第一章 因为贫穷所以要致富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朗朗的读书声,在一座书院里传出来,一间房舍里,坐着许多青衫纶巾的学子,他们正在老先生的带领下,认认真真的读着。

  “孔圣所提出的天下大同的思想,乃是我儒家至高理想之一,当然,我辈也不应该拘泥于文字,而应该根据所处的环境,灵活的看待这个标准,所以,有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眼中的大同该如何啊?”

  老先生巡视着眼前这一群学生们,而学生们则交头接耳,讨论着自己眼中究竟应该如何大同。一时间,教室内嗡嗡声,不绝于耳。有人面色凝重,有人侃侃而谈,有人皱着眉头,有人则昏昏欲睡。但是却有一人,目光清明,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老先生自然注意到了这个异类,老先生捋了捋胡须,微微摇头一笑。自己这个学生,很有想法,每次出言,必有高论,与众不同。与这一群其他学子,截然不同,颇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讨论,陆续有了结果,老先生随手点了几人,畅谈理想,有人云,愿耕者有其田,亦有人云,愿使街上无乞丐,世间无难民。林林总总,好不热闹。老先生却不是很满意似的,于是他点名说:“武定国,你且来说说。”

  “喏,”

  此少年拱手而立,身形挺拔高大,大概175左右,嘴上还留有淡淡的绒毛,是个青春期的小伙子,在现代看来,也就十五六岁,国字脸,鼻直口方的。看上去像一个赳赳武夫,却没想到是个读书人。

  “学生愚见,天下大同,乃是建立于理想化之中,然而,人有惰性,难以成行。故而,学生的大同观念,应该先实现小康,再而追求大同。脚踏实地,方能宁静致远。”

  “嗯,不错,立足实际,的确,孔圣人的大同,于当下的确是难以实现的梦想,故而我辈应该立足实际,先实现小康。好一句脚踏实地,方能宁静致远。答得好!”老先生颇为欣慰的点点头。很满意这个少年的回答。

  “咚”悠扬的钟声响彻天空,这是对面山上静心庵的晚钟声,这也是学子们放学的信号。老先生收起书本,说:“今日就讲到这里,诸位回家之后,需写一篇有关于大同的策论,下课吧。”

  众学子起立,拱手行礼,大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