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隋唐君子演义 > 第487章 既然如此,那此桥就叫李春桥如何?(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桥拱底面最高处高出了水面几乎近五丈之距,这样的高度,莫说是一般的船只,便是龙舟这样的巨船,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行而过。

  桥面的宽度达到了三丈,中间以石墩间隔,这是为了便于行人和车辆在桥上的顺利往来。

  至去岁初开始,杨谦便因为江都郡的交通堵塞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力排众议地采取了不论车马行人,一律只能靠右行驶的规矩。

  在城外还不算严格,可是在江阳城还有江都郡的诸多城镇,都专门让那些退役的老兵成为了交通指挥员。

  虽然担当交通指挥员的薪水不多,但好歹既能够糊口,又还能够有人来疏导交通。

  而且采取了这样的行驶规矩后,使得整个江都郡的交通往来为之一畅。

  道路堵塞问题,也没有之前那般严重,开始变得秩序井然起来。

  甚至江南有些地方的官员,也苦于交通堵塞的烦恼,开始有样学样。

  杨谦等人继续前行,而这条路,却非仅仅是黄泥夯成,而是先将黄泥压紧之后,又铺以大小不一的碎石反复碾压而成。

  这样的路面不容易积水,而且也不容易变形,虽然算不得永久硬化,但好歹也要比一般的黄泥路要好上许多。

  特别是在江南这样的多雨的地区,这样的道路出现,更能方便百姓们往来出行。

  便是江阳城内的一应黄泥路面,也都铺成了这样的碎石路面。

  行了百余步,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桥上,行走在那还差两层青石,就可以铺设完成的石桥之上。

  远眺着这运河南北,杨谦不禁有些意气风发。

  “这石桥若成之后,将可贯通江都郡东西两地,不必人马车辆货物像过去一般需要船只往来转运。”

  “正是此理,只是杨太守,这样一座石桥,所耗资财,将近万贯之巨。其他的,也照此规模?”

  “嗯,对,就照此规模,万贯财物,虽然看似很多,可是相比起来。

  这样一座桥,由二位大师,还有一干名匠所建,当可惠及江都两百余万百姓,甚至承载数代甚至数十代人的往来。”

  “所以,在杨某看来,一点也不贵。”杨谦这可是真心实意的话。

  可这话听到了李春与李勇这对堂兄弟的耳朵里边,让二人还有一干工匠赶紧朝着杨谦一礼,连称不敢。

  可是任谁都能够瞧出了他们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感。

  杨谦呵呵一笑,抬脚轻跺了跺那坚固的桥面道。

  “另外,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