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兴汉使命 > 第902章 文化趋同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南匈奴人尝到了种地的甜头,就会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然而南匈奴人想要学习先进的种地本领,就得主动学习并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则。

  南匈奴人想要吃饱穿暖的意愿有多强烈,接受汉化的阻力就会相应的减小。

  农耕是一种文化,接受农耕文化的南匈奴人,肯定会在思想意识上向中原汉人靠拢。

  毕竟有关农耕技术的书籍,都是由汉字书写传播。南匈奴人学习了汉字之后,就会在行为上模仿中原汉人的生活习惯。

  由里及亭,再由亭到县,最后那些大面积接受农耕文化的南匈奴人聚居地,肯定会按照汉人的制度治理地方。

  文化趋同,是实现华夏大同理想的前提条件。那些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南匈奴人,就不再是蛮夷,而是纳入儒家学制下的新汉人。

  据刘正所知,现在的南匈奴人分为三方阵营。

  第一阵营就是全盘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从而养成耕读传家思想的部分人。

  这些人完全放弃了抢掠为生的理念,把勤劳致富的思想刻入了生命之中。

  用汉制管理这些人,恰到好处的实现了一视同仁。

  然而南匈奴人与中原汉人之间的磕磕碰碰,会让这些人有种两头不讨好的感觉。

  因此,处于第一阵营的南匈奴人,既得不到汉人的接纳,也会受到南匈奴人主流思想的排斥。在夹缝中求生存,处境十分尴尬。

  第二阵营就是部分接受农耕技术,对于汉制百般抵制。利则受,害则拒。

  这是南匈奴人的主流群体,只想从中原文化中拿到好处,从而改良原有的制度。

  这部分南匈奴人的状态很不稳定,在特定时期很有可能转化为第一阵营的人,不过需要时间。

  第三阵营,就是那些顽固保守祖宗荣耀的南匈奴人。

  这些人拒绝一切中原文化,坚持化耕地为牧场。他们不仅自己不学种田,还会强迫中原百姓放牧。

  这部分人是南匈奴人的中坚力量,也是容易获得权力的人。

  只是中原人多地少,靠放牧养家糊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一旦第三阵营的南匈奴人掌握聚居地的话语权,就会严重的损害地方经济。

  因此处于第三阵营的部落,根本就没有办法持续太长的时间。传统的抢掠,在堡寨面前毫无用武之地。

  耕地转牧的收获,会让更多的百姓饥寒交迫。

  兴汉军雁门情报站消息:南匈奴左部帅刘豹,是不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