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盛唐不遗憾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火浣布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中原人士长期不见火浣布,于是对火浣布质疑起来。三国时期,怀疑有没有火浣布的代表人物则是魏文帝曹丕。有记载云:“魏文帝穷览洽产,自呼于物无所不经,谓天下无切玉之刀,火浣之布。其间,二物毕至,帝乃叹息,遂毁斯论。”说明曹丕对火浣布非常的怀疑,他自己没见过火浣布,而普通的布匹根本就不耐火,所以,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火浣布,结果,别人将火浣布拿到他的面前的时候,曹丕这货傻眼了,才明白自己见识浅薄了,世上真的有火浣布。

  后来曹丕的儿子曹睿还是不相信有火浣布,之后,曹芳继位的时候,西域再次送来火浣布,被朝廷上下当成是祥瑞。

  也就是说,华夏自古以来都能获得火浣布,但都是西域进贡的贡品,数量极其的稀少,而且,经常性的因为战乱而断了供应,从而让华夏的火浣布极其稀少,甚至,很多贵族穷其一生都没有见过所谓的火浣布,从而怀疑其真实性。

  到了西晋的时候,中原王朝打通了连接西域的交通路线,西域各国数次前来进献火浣布,火浣布再次进入华夏。

  不过,由于华夏所有的少量火浣布都是西域进贡来的,所以,华夏子民对于火浣布的认知就显得很不足了,甚至觉得火浣布是神仙织的布匹,从而为这种很普通的布匹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后,什么火树皮,火鼠皮的说法也开始流行,但一般人认为火鼠皮所织之布柔软平滑,质地更胜于树皮所织。

  两汉魏晋一直到隋唐,火浣布一直被披上一层厚重的神秘文化色彩,当时,人们难以看到火浣布,也没有条件去研究火浣布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这些神话色彩的故事,自然也就比较流行了。

  其实,所谓的火浣布就是石棉,一种很是普通的物品,只是因为华夏帝国一直没有掌握这项技术,需要西域进贡才会拥有,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的传说和神话。

  而石棉这种物质所织造出来的布匹,之所以被称为火浣布,就是因为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耐热性能,并且不会燃烧,非常的耐火,也是绝缘不导电的物质,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石棉保温隔热产品,石棉橡胶产品,石棉制动产品,石棉电工材料等等,不过,石棉对人的危害比较大,经常性的吸入石棉颗粒,会导致人的肺部产生病变,也就是所谓的石棉职业病,在后世的社会,这种职业病每年导致数万人死亡,渐渐的也就被大大的限制了,除非特别需要的地方才会被允许使用石棉,而绝大多数都要选择其它的材料进行替换,从而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