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盛唐不遗憾 >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如此一来,管事的岂不是要倒霉了。”

  李安开口说道。

  李寒露点了点头,认可道:“夫君说的是,管事的原来不是胆小,是非常的精明啊!”

  “没错,凡事当官的,就没有不精明的,尤其是官职不大的小官,更是精明的很,要不然也不能在官场立足。”

  李安开口说道,并接着去讲下面的故事。

  先讲了一个山羊驮砖的故事,说的是在山脊上修筑城墙的事情,因为要在山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而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四十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就在这时,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这个故事也非常好的反应了底层老百姓的智慧,在地形不好的地方,人马是很难通行的,车辆就更没法通过了,但山羊的攀爬能力却远超人类,甚至在悬崖绝壁上都能行走自如,利用山羊托运砖块上山,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运输的困难,而这样好的办法,也是普通老百姓在实践中一步步总结出来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后面讲的一个故事,与山羊搬砖的意思差不多,也同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据说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的时候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

  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