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残明霸业 > 九百四十七章 师弟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众人也都笑了,于七笑着说:“如果此前我不知道大师曾经救过董樵贤弟一命,而你们二人从此便成了知己好友。只今日这一见,还以为你二人是前世的冤家呢,竟然这般斗嘴。不要站在街上说话了,大和尚一路风尘的赶来,我们理应为大和尚和众位义士洗尘才是,只是不知大和尚和众位义士是否忌酒?”

  僧常说:“贫僧与众位师弟都不可饮酒,不过还是要多谢七爷的美意。”于七说:“也好,那就先请众位师傅用些斋饭,大和尚就一同与我们入席吧,自然也有斋饭和好茶奉上。”

  僧常及众武僧都称了句佛号,僧常便随着于七等人进入了大堂。此时酒宴已经齐备,众人便纷纷入座。于七坐在正首,再分左右依次是王伦、僧常、董樵、张振刚、徐海门徐耀门兄弟、李家兄弟等等,于九于十以及邢小泉没有入席,而是负责城防警戒。

  僧常和尚将要入席,一旁有军兵过来要接过他的禅杖,想要帮他把禅杖立到兵器架上。那军兵也是个壮汉,又是跟随于七日久了的,也是很有些身手,可接过了僧常的那一把禅杖,没走出几步便又放下,待喘匀了几口气,调整了一下姿势,才好不容易将禅杖抬到了兵器架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禅杖摆放停当。

  这柄禅杖对那个军兵来说,更像个一块大磨盘,能抬着走已然是极限了,谁要是能拿着这样的禅杖作为兵器,那必定是天生神力了。而这样的神力,偏偏出自于一个不吃荤腥的和尚,就更是难得了。

  当一众好汉终于都知道这僧常和尚的来历后,眼神中原本的敬重又都增添了几分。王伦代表大家说道:“久闻宁海洲昆嵛山的丛林之中,有一脉少林的僧众,嘉靖年间便来到了沿海为大明抗倭。为了圣朝的海防,日后更是留驻于沿海数十年。此等宏愿,真叫人感佩呀。”

  僧常答道:“当年大明各地来到沿海抗倭的僧道,何止数千,可惜贫僧是后来人,并没有参与过此等盛事。”王伦说:“大和尚与当年的那些大德,也是一脉相承,虽未遇到倭寇为乱,然则今日之外患,更甚于当年之倭乱。”

  僧常说道:“当年的倭寇,实乃外患,他们也都只为杀人越货。而今日的满州与倭寇不同,他们也是我华夏苗裔,入主中原后,亦有经邦济世之心。贫僧看来,今日之满州,他日必也会如同当年的鲜卑那样,与我汉家再难分彼此。”

  王伦问到:“那么大和尚今日所为何来?”僧常说:“今日和尚来此,是为了止戈为武,想依靠自己和众人的抗争,让清廷为善去恶,放下屠刀,重修仁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