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明鹿鼎记 > 【0946 爵爷回京】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他是严嵩举荐的人,正如他所说“以后的朝代史书上都会说我是严阁老的人”。

  既然是严嵩的人,那么他即使对政策有一万个不满,也都默默的接了命令,拼命想方法去实行。

  严嵩等人制定政策的时候并不会想到实际落地中会有各种困难,这点胡宗宪得想到;部下执行的时候,并不把百姓的苦难放在心上,宁愿毁堤淹田也要施行,这点胡宗宪更得想到,否则当地出了反民还是胡宗宪的罪过。

  后世对胡宗宪评价很高,有人说胡宗宪身系浙江百姓安危,对国家忠心不二,清官一名,再难也用“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神硬扛。

  而胡宗宪囿于严嵩的关系,不肯指出弊端,明知腐朽,也在大明的制度规则中尽力做一个好官,适应能力真的很强,但他并没有革新的愿望和精神。

  电视剧上塑造胡宗宪这样的形象,其实就是更说明,即使是如此的实干家,明白局势也明白做事,却寸步难行。

  遑论明朝其他的官员贪墨横行,大明朝怎么可能不衰退下去。

  徐阶在严嵩之后也做到了内阁首辅,然而风格却很不一样。

  徐阶有皇帝喜欢的才华——青词写的好,性格隐忍深沉,勤勉谨慎。

  虽然是内阁次辅但并不显山露水,严嵩在位时表面上和严嵩相处平和,实际上到了裕王府时便也会参与进如何扳倒严嵩的讨论中,只不过他的意见比较谨慎不激进。

  在改稻为桑的事情上也是主要顺着严嵩的意思。在和皇帝讨论事物中,他能够敏锐的知道皇帝心思,应对的十分巧妙。

  在需要宣判海瑞是否处斩的当天,皇帝一想起海瑞的奏疏就生气处决海瑞就在一念之间。

  徐阶为了保全海瑞的性命,于是陈奏了海瑞的妻子和胎儿都死了的事情,让皇帝一时也感到心声怜悯,干脆以表面处决实际留海瑞一条性命。

  但是他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他是在尽力维护大明朝的统治,却无力解决任何一个尖锐的矛盾,只能去打地鼠似的维持现状。

  如同最后所说的,他也是一个媳妇,苦了子孙也要顾着公婆的要求。

  他可能最适合的还是做太子的师傅。

  赵贞吉立在一个精致利己的清流理学之士的耻辱柱上下不来。

  他贪名重利,一心想着抓住一切机会能够向上爬。

  对皇帝的需求,不管创造条件也要满足,还是超额满足。

  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不借粮怕站错队,死了多少人都是个数字。对不听话的下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