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唐朝好郎君 > 第十三章 封官了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听闻天子亲临东京,东京的老百姓顿时兴奋起来,自安史之乱之后,东京已经多少年没有天子驾临了。

  定鼎门直通皇城,城门内外挤满了看热闹的平民百姓,李诵拱手站在定鼎门中间,身后是东京的文武百官及侍从。

  日薄西山,在站立了一个时辰之后,李诵依然岿然不动,身旁的王叔文忍不住暗暗称赞:李重光的锻炼方法果真有效,以往太子殿下一步三喘,如今能坚持到现在,可见是有效果了,更让他惊喜的是,太子殿下如今在女人那边也开始收敛,这是好征兆啊。

  终于,大道远处出现了天子仪仗,李诵暗暗松了一口气,如果再坚持一个时辰,他恐怕是吃不消了。

  “儿臣(臣等)恭迎陛下!”城门口跪倒一片。

  李适示意众人平身后,把视线转向了自己的长子,“几月不见,大郎精神不错。”

  “托陛下鸿福。”

  “天色已晚,明日再与众卿议事,让刘禹锡也来。”大约是路途劳累,李适并未多言,即便起驾朝皇宫而去。

  啥米?

  刘禹锡似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个小小的九品校书,居然能得陛下钦点!

  白居易何等聪明,天子钦点他明日议事,那一定是重光筒受到了陛下重视,“恭喜梦得兄,重光筒推广有方,如今可得陛下大用了。”

  “某就知道,这重光筒会有大用,哈哈哈……”

  李诵见刘禹锡手舞足蹈,不由得眉头一皱,似这等有微末之功便沾沾自喜,有失稳重,日后还得好好锤炼锤炼他。

  翌日

  紫微宫乾元殿,参拜仪式结束之后,百官各自坐下,刘禹锡作为九品小官,被安排在了最后面。

  第五守亮伺立在李适身侧,忍不住偷偷朝太子的方向看了一眼,据闻东宫幕僚有建议太子殿下上位之后对宫中内伺动手,倒要提前套一套口风。

  “刘禹锡何在?”翻阅了一些有关河南道有关旱灾的奏章之后,李适想到了昨天的“重光筒”。

  “微臣在!”刘禹锡应声出班。

  “说说那个‘重光筒’,若果真功绩卓著,朕有赏赐。”

  刘禹锡是个没心眼的,就一五一十地将重光筒的来历讲了出来,末尾还不忘了夸赞自己。

  “陛下,自‘重光筒’问世之后,臣不敢负陛下和太子殿下重托,宵衣旰食,呕心沥血推广此水利工具,河南道旱情大为纾解,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原来是御史李济家的大郎,朕对这个李济倒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