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唐朝好郎君 > 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给论莽热挖坑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一、唐代的海外贸易如何形成?

  唐代一开始,海外交通便十分频繁,已形成了国际局面。当时已有域外交通,这域外交通可分两方面来说,一是西北的陆路交通,一是东南的海上交通。

  东晋南朝时,有很多外国宗教徒来华,主要是印度的佛教徒,北朝时佛教很盛。东晋时已有海上的军事冲突,如著名的海盗卢循捣乱。宋、齐、梁、陈四朝,海上交通极盛,说明中国并不闭关自守。南北朝时,我国自称蛮夷,却称印度为世界文化之中心。隋唐时代出了很多地理学家,如隋之裴矩、唐之贾耽等均是。

  中国人的海舶及海上交通的发展早于西方人,至于内河交通,《旧唐书》中云:“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来,昩旦永日。“陆上交通叫“关“,海上交通叫“津“。由此可见,我国在古代时期的福建等地区的海陆交通已非常发达,但同时期的西方在交通则未能如此发达。

  以上谈到海上交通,便可想见唐代的商业是如何的发达了。并且我国早有发明机船,在南齐时已有了。当时有祖冲之造出千里船,可日行百余里,有人形容此千里船“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唐代李皋任职洪州(今江西南昌)观察使时,曾建造了一艘战舰,逆风破浪,扬帆远行。宋代有“杨幺”在洞庭湖为海盗,他曾驶驾载军队的轮船。宋将亡时,宰相贾似道家中也备有用机器踩踏的船。

  又有宋代战将王彦恢制造飞虎战船,船下装四轮,每轮有八楫,用四人管四轮,可日行千里。谈起早期的,则有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更早期的则有墨子做木鸢,但此木鸢不能控制。

  小结: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时期建造的船已有机器,并不说明中国的科技发达,而是说明当时船的需求大而且要行走快捷,这只是证明中国古代商业的发达和兴盛。

  二、唐代外贸的市舶使和海外贸易口岸

  唐代开始有市舶使。宋末蒲寿庚曾做市舶使,日本人曾为他写了一本书,为全球研究东方历史者所传诵,此书说明了宋代的海外商业。但在中国历史上,市舶使只是一小官而已,为我人所轻视。

  谈到贸易港,我国最久而最著名者厥为广州。广州为了不起的大港,当时孙中山先生主张开辟黄埔港口岸,以截断香港。唐末广州有庞勋之乱,此时广州已居住很多外侨。

  当时中国的海上贸易除广州外,尚有交州、杭州与泉州。孙中山做临时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