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唐朝好郎君 > 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求会盟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唐朝对三州孜孜以求,但吐蕃也不是二傻子。

  秦、原、安乐三州位于关中西北,既扼控要道,又威胁川陕联络,手握此地进可攻退可守。

  更何况,此三州肃宗朝便已沦陷,吐蕃早已建立了稳定的统治。

  已吞下肚的肥肉,想要再吐出来,谈何容易!

  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5月,吐蕃大臣论思邪热使唐,带回了平凉劫盟中,陷于吐蕃的唐朝大臣路泌和郑叔矩的灵柩。

  相比于归还三州来说,归还唐臣的遗骸,显然容易许多。

  6月,吐蕃使者同唐宰相杜佑等商讨时,还表示愿还三州土地。

  7月,唐使入蕃交涉时,吐蕃就变卦了。

  估计军方强大的压力,令钵阐布也不得不忌惮一二。

  在军方看来,割地会盟不可接受。

  军人的逻辑显然和文官不同,大相尚绮心儿便直言不讳的表示,“此三州非创侵袭,不可割属大唐来”。

  意思是说,这三州不是从大唐抢来的,不能割给大唐。

  面对吐蕃的诡辩,白居易再次上阵,起草了《与吐蕃宰相尚绮心儿等书》。

  这封信中写道:“来表云:此三州非创侵袭,不可割属大唐来。且此〔州〕本不属蕃,岂非侵袭所得?今是却归旧管,何引割属为词?去年与论勃藏来,即云覆取进旨,赞普便请为定。今两般使至,又云:比之小务,未合首而论之。前后既有异同,信使徒烦来去。……即须重定封疆,光还三郡。若三郡未复,两界未分,即是未定封疆,凭何以为要约?彼若吝惜小事,轻易远图,未能修盟,且务通好。”

  这段话的意思是,你说三州之地,不是从大唐抢过去的,不能割给大唐。但这三州本不是吐蕃领土,不是抢来的,你告诉我是怎么来的?

  现在不过是物归原主,怎么就成了割让领土了呢?

  而且去年,吐蕃使臣来唐,说归还三州之事,回去就向赞普汇报定夺。结果现在一年过去了,来了两拨使节却说:“这些都是小事儿,赞普没时间研究”。(“比之小务,未合首而论之”)

  使臣代表着国家体面,不是俩乡下老汉唠闲嗑,哪能出尔反尔?

  既然想要会盟,两国疆域未定,哪有基础会谈合约?

  要是在小利上反复纠缠,不在乎长久和睦的大计,那还谈个锤子?!”

  几乎同时,白居易还有一篇“代王佖《答吐蕃北道节度论赞勃藏书》”。其中提到,吐蕃边将论赞勃藏利诱党项,企图挑拨其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