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唐朝好郎君 > 第二百零八章 藩镇们的态度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唐朝诗人张籍,在他的《横吹曲辞·陇头》一诗中,描写了凉州陷落时的情景: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重取凉州入汉家?

  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河西走廊被吐蕃一刀斩断,西域与内地的音讯断绝,但西域唐军仍在坚持,虽与内地再无联络,却仍旧奉唐朝正朔。

  在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有广德四年(相当766年)年号。

  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

  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说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联系,不知长安改元之事。

  西域唐军私铸的“大唐建中钱”

  杨志烈被杀后,他的族弟杨休明,续任为河西节度使兼伊西庭节度使。

  杨休明刚刚上任,吐蕃便大举进攻河西。

  大历元年,甘州沦陷,杨休明被迫退守沙州(敦煌)。

  此时,杨休明所能管辖之地,仅余沙、瓜、肃、西、庭五州。

  杨休明主政河西、北庭的三年间,河西、北庭之间的交通也渐渐被隔断,行政上只好各自分立,由曹令忠主北庭,周鼎主河西。

  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前后,杨休明试图前往庭州征调兵马,不料被伊西厅留后周逸,勾结突厥杀害于长泉。

  大历元年,河西唐军的形势

  失去最高长官的河西唐军仍未放弃,杨休明死后,时任巡抚河西观察使的周鼎,肩负起河西节度使的重任。

  周鼎主政河西十年(767年—777年)间,河西军防形势更加严峻,肃州(酒泉)、瓜州(瓜州县)相继沦陷,沙州与北庭的联系彻底断绝,沙州成为唐朝在河西保有的最后一座州城。

  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移帐南山(祁连山),令尚绮心儿攻打沙州,心神俱疲的周鼎决意放弃沙州,焚城而去。

  可这一政策,遭到沙州大族和民众的激烈反对。

  大历十二年秋,沙州马使阎朝杀死周鼎,自领州事,又坚守了8年。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沙州城中军粮耗尽。阎朝打开官仓,以一匹绸缎换一斗麦的价格,向大户募粮。

  城中豪门踊跃交易,短短数日便筹得大批粮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