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贞观俗人 > 第1079章 边功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粮?”
  “吐蕃既知罪求和,当应允也,非要用兵于边荒,耗费巨大,且到时如此大战,就算胜了,又得死伤多少将士,朝廷得花费多少抚恤伤残?再者,战死就不能复生,生养一人到养大,再到培养训练成一个精锐将士,得花费多少年时间,多少钱财?”
  “臣今日斗胆,要批评圣人,近些年已有穷兵黩武的倾向了,大唐是强盛了,可也并非就已经强到能穷兵黩武的境地,况且就算真强盛到那种实力,也不该有穷兵黩武之念,前朝时隋文帝统一天下,结束三百年之分裂动荡,重开太平,建开皇之治,让天下重现太平盛世,然炀帝继位不过数年,便开始东征西讨,最后结局圣人也是知道的,难道如今圣人想重蹈覆辙?”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也一如继往的是萧瑀的风格。
  本来心情挺好的皇帝,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偏偏萧瑀才不管你皇帝的喜爱,他既然开了口就不会停。
  他态度鲜明,坚决反对秦琅的这个聚歼吐蕃计划,认为不合适,不是从军事角度反驳,而是从其它各个角度反驳,你皇帝同意那就是穷兵黩武,就是不仁,就是无信,就是不顾天下百姓死活,就是杨广那样的昏君。
  而秦琅是个战争贩子,故意制造战争以谋功绩。
  不管打的赢打不赢,都不该打,就算真能灭掉吐蕃二十万众,也不能打。
  虽然有些胡搅蛮缠,可确实又是有些道理的,而且萧瑀的这种观点,其实在朝中还是很有市场的。
  吐蕃都已经吃亏了,也意识到大唐的强大,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今肯来请罪议和,那就接受啊,不战而屈人之兵,多好。
  为什么非要打,打仗不死人啊,打仗不费钱粮啊,哪个兵不是爹生娘养的啊,而且你凭什么就认为一定能赢呢?
  李靖站一边没吭声,他虽然是兵法大家,从军事角度上能够证明秦琅计划有很大可行性,成功性很高,但人家萧瑀又不是说打仗,人家说的是其它。
  “请圣人下旨往松州驳斥秦琅的好战之念,令其立即接受吐蕃请罪,最好是干脆召回秦琅,让他继续去职丁忧守孝,朝廷另派使者前去松州负责和谈之事。”
  ······
  当初秦琼一直上书说吐蕃威胁论,要朝廷先发制人,积极干预,甚至曾有过请朝廷出兵苏毗,助苏毗复国的计划,只是这事李世民一直没同意。
  一来是当时吐蕃虽有潜在威胁,但远不如突厥、吐谷浑的威胁大,就算是隐患,也不如高句丽甚至连契丹都不如。
  另一方面,也是有萧瑀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