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贞观俗人 > 第76章 小小未婚妻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说的秦琅有点惊到。

  “不能荒废全都得耕种?可我哪有这么多人手?”

  那位绿袍官员便笑道,“翼国公无需要惊慌,殿下早为你考虑过这个问题了,你的这些地虽然分散在多地,但是翼国公和公主的封户,也并不都集中一处,也是分散各处的,所以翼国公可以把你的这些地,交给你的封户们佃种,然后收租便好。这样一来,翼国公的地不会荒废,有人耕种,而翼国公的封户们也能佃租到更多田地,有更多收益。”

  “百姓不都均田到户了吗?大家自己均了田地,那还需要佃我的地耕种?种的过来吗?”秦琅问,毕竟朝廷的均田令上写的明白,每丁均田百亩,可世袭的永业田二十亩,死后需要收回的口分田八十亩。

  一丁就有百亩地了啊。

  “呵呵。”

  那官员笑了笑,“翼国公有所不知,朝廷虽然下令均田,说一丁百亩,但具体也是看当地人口和田地实情来的,若是在那人少地多的宽乡,有足够的田地,自然能均到百亩,这百亩就是上限。但在中原人多地少的狭地,这一丁百亩基本上是难以达到的,往往能均到三四十亩就是不错了。因此,多数百姓,其实还是需要再额外佃种一些地主官员的田地,或是官府的职田、公廨田等的。”

  原来所谓均田一丁授田百亩,只是理想状态,或者说是授田上限,但在人多的中原地区,这条很难达到,一个村子的田地是有限的,而除掉地主和百姓手里的私田,能拿出来均田的也就是官府手里的官田公田,人丁越多,平均分下来就越少。

  战乱之后,中原许多村庄等被毁,人口大量减少,给了朝廷均田的空间,否则一块田地一个主,哪还有地可均呢?

  现在就算是战乱之后,可均来均去也均的差不多了,无主的地已经越来越少,有也是在那些边疆之地了。

  手里一下子握有两亩地,八千亩是代长乐管理的,他自己八千亩,秦琼拿出来做娉礼四千亩太子妃也转交给他了,他现在确确实实也成了唐朝的一个大地主了。

  好在有一万三千八百封丁,否则这些地还真不知道要怎么耕种管理了。

  两万亩若全租出去,按官田出佃标准亩升六斗的话,那一年就能有一万二千石粟的地租收入啊。若是再加上一万三千八百个封丁三分之二的田租约九千石粟,还有调绢折两千多匹······

  卧槽!

  秦琅心里一算吓一大跳,仅封户租调和永业田租,一年下来就是两万一千多石粮,加两千多匹绢,这李世民是给了他一颗摇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