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贞观俗人 > 第316章 砸饭碗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白诗集刊印三千册以上,成本已经能降到一页一文钱左右了,一个精装十八页的太白诗集,顶多成本十八钱,若是再版还能再摊低成本。

  卖三十六钱,都能对半赚。

  但相对于现在的行市,这却是相差十倍。

  这是现在手抄书市场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手抄书成本高的原因一在于纸墨笔成本高,二在于抄书人工费贵,大唐的识字率其实不高,而字写的好还愿意来抄书的,一般也就是出身一般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不多。

  抄书人的数量少,也就使的抄书的价格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较高的,万字千文这基本上是最低价格。

  手抄书价格高,而且量也很难提升,这跟雕版一成,流水线印刷成书,能迅速成千上万册出书的崇贤馆印书局比起来,当然是没的比。

  皇帝之前不让秦琅他们把价格定太低,自有他考虑。

  秦琅也给了皇帝时间,现在印书局和书店都已经铺开来了。

  另一个关键,则是印刷需要的低成本的竹纸和油墨,如今的供应量也都上来了,竹纸造纸术和油墨技术研究出来后,秦琅授权给当初合伙的各家,让他们共享这两项技术,划片区开设造纸、制墨作坊。

  各家的作坊,每年要向秦琅主持的研究院交纳相应的费用,这笔费用一半用做研究院继续研究技术,一半则拿来做为先前各家出钱入股的收益分红。

  这算是最早的专利费用了,因为都是自家人,所以秦琅的这个专利钱,大家倒也都是认可,反正钱交了转头又分红下来。

  这样也更显公平,还能避免无序竞争,划分好片区后,各自经营,赚钱多少就看自己家经营本事。

  而对秦琅来说,把技术共享出去,使的竹纸和油墨的供应量大增,印刷的成本也就自然大降。

  这比起崇贤馆自己研究技术,自己建造纸坊制墨坊、印书局、书店来,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更关键的还是保证了规模,而规模化自然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式之一。

  啥技术都握在手里,啥事都自己来干,这必然导致的是规模难以扩张,管理成本等也将极大提高。

  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更何况,通过这种利益共享,秦琅还达到了他把山东军功新贵们密切联系起来的目的。

  悄无声息的布下伏子,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颗颗现在看似无用的闲子,其实都是大有深意。

  所以秦琅才并不会太在意书局定高价赚钱,他要的是控制权。

  就如后世那些互联网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