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这玩意不会散架吧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商船呢。

  只是没几年欧洲人,尤其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就是先后设计建造效仿唐氏战舰,或者是从盖伦船改进而来的专业远洋风帆战舰。

  第二个时期,宣平十九年后,大唐的高压蒸汽机技术取得了突破,随后蒸汽机上舰,开启了蒸汽时代,不过那个时候依旧是木制船只,风帆也是依旧保留,蒸汽机还只是辅助动力,这一时期海军尝试着建造铁肋木壳,并在木壳外加铺一层钢铁,以便建造大吨位船只,增加防护能力,舰炮上也依旧采用滑膛炮。

  重要技术特征就是机帆动力、铁肋木壳、滑膛炮、纯蒸汽机动力比较低,只能作为辅助动力,依旧严重依赖风帆进行航行。

  代表船型就是江南级铁甲舰。

  第三个时期,则是大唐的钢铁生产技术得到了突破,钢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同时蒸汽机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并出现了前装线膛炮,以这些新技术建造服役了广西级战列舰(后该类为甲带巡洋舰)为代表的战舰,技术特征就是全钢制战舰、纯蒸汽动力下航速普遍提升到十二节以上、前装线膛炮。

  第四个时期,则是后装线膛研发成功,高性能的三胀式蒸汽机进入成熟时期,高性能装甲出现。

  这一时期里的主力舰开始抛弃风帆,使用纯蒸汽动力,采取全面钢制,同时敷设厚装甲,同时采取旋转炮台,其典型自然是万吨战列舰。

  这几个时期看似泾渭分明,但实际上这些分类只能是在当时的顶级战舰上作为区分,而众多的辅助舰,也就是巡洋舰和护卫舰,其实技术革新并没有这么快。

  战列舰老早就开始使用全钢铁船体了,但是在三十一年建造服役的海州级护卫舰,依旧铁肋木壳船体。

  甚至不少船型,都是综合了不同时期的技术,比如漳州级巡洋舰,这玩意可是三十四年才建造首舰并服役,但是依旧是铁肋木壳船体,然而后续却是改装为线膛炮,装甲也是采取熟铁装甲带,并且还是甲带式布局。

  这是因为大唐工业化之后,技术革新发展的太快,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的变化,新技术不断的涌现出来,导致当年建造战舰的时候也是每年一小改,年年改。

  这种情况在最近四五年里才是出现了变化。

  随着新南极护卫舰、西印级巡洋舰、吕宋号战列舰的建成服役,这才是正式宣告着大唐海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几年新设计的诸多战舰,甭管大小,往往都还遵循着早几年的设计理念。

  万吨战列舰都建造三艘了,虽然吨位一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