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山沟皇帝 > 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扩张东欧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在炮架上的轨道上向后退,依靠缓坡减轻部分后坐力,然后依靠重力和人力进行复位。

  上述不管是单纯硬抗,还是依靠炮架进行硬抗,都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复位困难,复位后需要重新进行瞄准,难以短时间内进行精确射击。

  针对这个问题,大唐帝国里的诸多武器专家们,多年来一直都是在尝试解决。

  并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其中不乏先进的液压管退方案,只不过有理论不代表能够搞出来。

  后来又是搞过弹簧管退方案,依旧很不成熟,近卫军好几年前就尝试性装备过这种弹簧管退舰炮,看似射速很快,但是液压装置三天两头出问题,怎么说呢,设计理论是好的,前景也是有的,但是以目前大唐的基础工业很难搞出来能够实用化的管退火炮。

  后来近卫军舰队忍无可忍,直接把这些所谓的先进管退炮给撤装了,回归到了海军那边一直坚持研究发展的架退炮上来。

  这个时候海军的架退炮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了,海军的架退炮其整体设计是炮架分为上下炮架,炮管依旧和上炮架连接,上炮架和下炮架有轨道连接,同时拥有弹簧、液压辅助制退、复位装置,火炮发射后,炮管带动上炮架向后退,并挤压弹簧,进而让弹簧或液压装置吸收一部分后坐力。

  复位的时候,可以利用弹簧或液压辅助复位。

  这就是目前大唐海军、近卫军舰队以及陆军大口局岸防炮普遍采用的新型架退炮。

  这种方式对于大口径的舰炮而言,效果依旧有限,甚至依靠人力也难以进行复位,依旧需要依靠重力进行复位,目前大唐海军上装备的三百毫米口径的舰炮,基本都是还需要重力复位,液压、弹簧复位的作用有限。

  但是对于一些中口径舰炮而言,这种加装了液压或弹簧,或干脆是两种一起用的架退的方式却是不错的,能够有效的帮助火炮进行复位,并提高射击精度以及射速,这也是为什么大唐的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火炮,能够做到每分钟一发射速的缘故,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舰炮,采用定装弹药的话,其射速甚至能够提升到每分钟三发到四发。

  目前的大唐海军、近卫军舰队,陆军大口局火炮所采用的火炮,虽然依旧是架退炮的范畴,但是采用上下炮架分离,加装液压、弹簧进行制退、复位装置后,其射速已经是比十多年前的早期火炮提高了一大截。

  更不要说,最近几年大唐军方一直都没放弃对管退火炮的研究,只不过这玩意的技术难度有点大,虽然搞过好几次的样炮,甚至早期近卫军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