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高干文 > 夫君,咱不做陈世美行不? > 第306章 秦公子太忙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端州的灾荒过了以后,包拯在端州就办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因着端州此次灾荒,包拯为了备荒,在一条街里建了几处粮仓,以备不时之需,这条街后来为了纪念包拯,这街便改名叫做米仓巷,而那粮仓叫做丰济仓。

  第二件事是解决了端州水浸街的问题,他察看山川地形,遍访有识之士,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之前端州知州陈尧叟时修筑的堤围加固,并将护城堤围继续向西边构筑,一直延伸到龟顶山下,把西江的洪水拦截在以南的这条河道上。河堤的北面开始挖塘来屯田,发展农业生产。这样,进一步完善了抗洪功能,还大大增加了可耕种的土地。(参考澎湃号)

  第三件事是扩建城池,因为一开始端州城民多集中在低洼地,因此洪水以来就容易淹大街,包拯将端州的市中心向西迁移,规划端州新城,于是原来的码头也就是驿站,也迁到了城西,就是著名的崧台驿,新修的码头对于交通便利,物流运输以及信息递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只是驿站,连衙门也迁到了城西,与驿站相近,比起从前就方便了许多。

  端州离着京城千里之远,其实皇帝对端州发生的事知道的并不全,还晚,等皇帝知道端州的这些事以后,都是两月以后的事了。

  皇帝看了看折子,点头表示欣慰,然后摆在一边,再去看下一份折子。

  北宋疆土广袤无垠,一块小小的端州除了端砚之外发生的事,实在够不得让皇帝太过上心,然而,这些事对端州日后的发展乃至包拯之后的升迁却奠定了基础。

  ……

  秦砚养伤的这些日子,花妮为了他好,严禁他外出,严禁他管闲事,秦砚倒真的听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面的事,花妮愿意说他便听着,不愿意说,他也不问。

  眼瞧着秦砚这几日不出门,连发髻都不梳了,只在脑后用发带松松拢着,拿着书悠闲的靠在床头,跟个闲散公子一样,跟平日里规规矩矩的样子大相径庭,花妮实在觉得有些不正常,“你怎么这样坐得住了?你都不问问最近包大人在做什么?”

  秦砚闻言扫了她一眼,身子往后靠了靠,半躺半卧的样子,看着随性又疏懒,但他到底是大家出身,这动作看着懒也懒得很有规矩。

  他不在意的笑笑,“不管做什么,总之是好事!既然是好事,知不知道也不重要!”

  见秦砚说的轻松,花妮一脸的不信,“你要真是这麽放得下,我倒也放心了!可惜啊……”

  “可惜什么?”

  “可惜我知道秦公子是个忧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