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255再铸鼎 > 第578章 黑龙江上 五 奴儿干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敲敲打打着什么,听到潘学忠的问话,立刻打了个激灵,站起身来行礼道“报告提督,我们正在把奴儿干城的绘画传真回去,尚未有回信”

  江级作为当前东海商社最先进的舰船,不仅在于先进的蒸汽动力,还在于她搭载了划时代的短波无线电系统

  好吧,划时代其实不太算得上,因为它使用了不少不可再生的从后世带来的电子元件,只能制造有限的几台,无法大批量复制。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细小而强大的人类文明结晶,才使得现在的北疆支队能够跨越两千五百公里的距离,与远在本土的中央塔取得通信。也正是因为有这种远距离通信的手段在,才使得全体大会可以放心地派出这么一支没有股东坐镇的支队。随着摊子越铺越大,这种事以后会越来越多。

  历史上的早期无线电系统,为了追求远距离通信,往往建设高大的天线,使用极大的功率发射长波信号。因为理论上电磁波波长越长,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传输到更远的距离。但实际上这种长波通信耗费极大,成效却不彰,性价比很低,难度却很高。但后来实践中偶然发现,理论上传输距离很短的短波信号,却经常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去。这是因为大气层中存在着电离层,短波信号抵达这一层时就会像碰到了镜子一样被反射回去,这就突破了地球曲率的限制,使信号能够传输到更远的地方,甚至通过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的不断反射,传播到地球的另一端。到了后来,大部分无线电远程通信都是通过短波进行,长波只用于特殊用途了。

  由于有短波的这个特性在,东海商社电信组就可以绕过历史上的弯路,不需花费巨大代价建设长波通信系统,只需要架设几根不太长的天线,就可以实现远程通信。现在的江级上,就通过桅杆与前后支索形成了倒v型的天线,在2040波段上实现了全向信号发射和接收。北疆支队从本土离开之后,虽然远隔千里,但是与总部的联络从未中断过。

  现在的远程通信仍然只能通过c电码方式进行,不能直接语音通话,但是经过一帮闲着没事干的通信业和计算机界人士努力,即使只发代码,也能传递不少信息。比如说,他们把图像画在一张160x120的坐标纸上,转化成十六进制符号并进行归纳后,可以压缩到两千次以内的击键数量,熟练发报员可以在五分钟内敲完,使得无线电可以传输低分辨率的图像,大大增强了本土对沿途所见的了解。上面甚至还搞出了一套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高级图像压缩算法,可以大幅削减工作量,只是考虑到发报员的文化水平,暂时还无法推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