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255再铸鼎 > 第18章 秋季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大约可卖一贯,那么算下来,每人从事种植业三个月可收入18贯,日均150钱,还是挺不错的吧?

  实际上即使以农业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只要土地足够,没有官府侵扰,没有战乱,没有自然灾害,那么农民也是能生活得不错的。但是很显然,想凑齐这几个条件可是不容易,东海商社也是运气够好了。

  这些粟米足够四百人吃一年,将用来支撑新的劳工。

  另外,土豆和辣椒也收获了,这些都是后世多年培育的优良品种,比此时美洲上的那些祖先要高产得多。

  由于东海人精心呵护,加上土地积蓄了肥力,烧荒留下的土木灰又提供了最需要的钾肥,土豆的产量颇让人惊喜,居然收了一千三百多斤。

  嗯,看着不少,但仔细一算又不多了。最后除了挑出一些残次品给股东们做了一顿土豆丝解解馋,剩下的立刻开始发芽,准备再种一季。之前种这批土豆的时候已经误了农时,所以直到寒露前后才收获,而此时也是该种秋土豆的时候了。不过就算全种上,这些也只够种十几二十亩的,而且随着土豆的种植,会慢慢感染病毒,产量逐年降低,劳工部已经开始在研究水培法,尝试土豆脱毒了。

  辣椒没产出多少,小心收集完种子之后,拿去晒成干辣椒,磨成辣椒粉,每次做菜只敢少加一点。

  ……

  东山北,一处山沟,外面挂着一块牌子“集中消毒处理所”,散发着阵阵臭味。

  几个长期劳工用布条缠住口鼻,皱着眉头推着自由轮走出来,走到有风的地方,摘下布条狠狠吸了几口气。

  车上是发酵好的粪土,反而没什么气味了。

  此处山沟长年背阴,四面挡风,潮湿阴凉,是个适合硝化细菌繁殖的好地方,东海商社在此建立了一处集硝站,半岛区的日常排泄物都运送到这里,一边发酵一边生产硝土。

  东海人对这种集硝法只曾经听说过,从来没人实际做过,只是试着做一下,几个月下来还真收集到一点硝土。

  其实东海地区有不少盐碱滩,天然就有不少硝土,连带着即墨城的硝石价格也很便宜,这个集硝所更多的是实验性质,为以后的硝田建设进行技术储备。

  现在来说,更大的意义是提供了一些农家肥。

  面对着远超开发能力的土地数量,劳工部农业组的二把刀专家们很豪气地喊出了“不要精耕细作,就要刀耕火种,一年粮食一年草,来年烧灰自然肥”的口号,计划重新开垦1500亩土地出来,把原先的熟地种上苜蓿养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