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唐孽子 > 第163章 立规矩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才更要反对了。
  朝堂上那么多大佬,真的没有一个人看出问题了吗?
  当然不是啊。
  只是大家基本都是制度的受益人,都不敢和全天下勋贵对着干。
  哪怕是李世民,也都是承袭隋制,不提商税的事情。
  历史上,一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也就是公元780年,均田制破坏殆尽,朝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商税才得以推行。
  “本王没那么傻,正因为不想和勋贵硬碰硬,所以才只在登州实施。”
  李宽没想到自己提出的商税想法,居然会遭到王玄策这么强烈的反对。
  一路以来,都在不断的劝说自己,连马上就要下船了,都不死心。
  “王爷,这种事情,只要登州开了头,大家就会担心其他州县也跟着推广,反弹并不会比全国一起推广小到哪里去。如今王爷的根基还不算特别稳固,实在不宜做出太大的动作。”
  “那怎么办,海贸利益这么大,一文钱税都不收,本王实在很难接受。”
  虽然现在登州做海贸的只有李宽自己,但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种局面一定会很快的被打破。
  李宽在倭国的那些布局,只能确保倭国人没法从事海贸,但是想要完全阻止大唐勋贵出海,那是不可能的。
  并且,阻止他们出海,和李宽的初衷并不一致。
  “可不可以这样,我们单独列一个名目,不叫商税,只针对出海的货物征税?”
  王玄策看到李宽终于有回旋的意思,松了一口气。
  “只针对出海的货物征税?”李宽听了心中考虑了一番,觉得那不就是类似于关税吗?
  似乎经济最发达的宋朝,就有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这个时期,虽然广州等地也有人从事外贸,但是市舶司却是还没有成立。
  王玄策这个提议不错啊。
  “好!那就如你所说,一旦下船,本王就在登州府成立市舶司,专门管出海的船只、人员、货物,所有出去和回来的货物,全部征收一成的市舶税。”
  “王爷英明。市舶税目前在登州只涉及我们东海渔业,其他人绝对不会有什么意见,甚至还可能笑我们傻呢。”
  “本王不会一直在登州,并且大唐从事海贸的也不会只有登州。这市舶司,我准备跟陛下提议,暂时让它隶属于户部,未来在尚书省设单独的机构,不让地方州县插手。”
  李宽比谁都知道海贸带来的税收会有多大,如果大唐不征收商税,那么不用十年,市舶税就有望成为大唐最主要的税收来源。
  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