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汉冠 > 第四十九章 法护比丘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
  总之,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王生步入其中,便是能够很真切的感受到白马寺的底蕴。
  哪怕是经过战火的洗礼,但是历经时间洗礼,白马寺又恢复了往日的荣光,而且比之从前,似乎还有庄严不少。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占地极广。
  穿越到来之时,王生也来过白马寺,当然,当初他心事重重,自然是没有心思欣赏的。
  现在便不一样了。
  在身侧的僧侣介绍,王生也知道这白马寺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井仍依稀可见。
  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
  说起来,现在佛教,也算是开始在华夏大地传播了,而且传播得很广。
  《出三藏记集》卷七《合放光光赞略解序》记载,元康元年,竺叔兰和无叉罗在陈留译出了《放光般若经》,此经“大行华京,息心居士,翕然传焉。中山支和上遣人于仓垣,断绢写之,持还中山。中山王及众僧,城南四十里幢幡迎经。其行世如此是”
  可见佛教的影响。
  当然,如今,还是道教执牛耳的。
  毕竟是本土宗教,有天然的优势。
  但要说佛教在已有道教的基础上,居然还能够发展迅猛,并且成为三大教之一,自然是有原因的。
  对西晋的统治阶级来说,一直都是缺少这么一个统治工具,而佛教的教义却是完美的契合统治阶级的要求——适合推广加“安民”。
  道教的教义是无为、自然、自由,可以“安民”却不利于推广。
  得道成仙是有钱人才能想的,便是所谓之法侣财地,普通人对吹出来的梦都是妄想。
  当然汉末道教有个流派五斗米教,推广效果很好,好到可以像张角一样造反,结果就被改造了。
  黄巾之乱,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正是黄巾、五斗之流,掌权者不放心。
  儒家在当时被世家掌握垄断,是世家的权力利益来源,但还不是完整宗教。
  孔孟之学,非是经书,没有教义。
  而政治的黑暗,让儒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