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梦回大明春 > 770【血腥与扩张】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而大明的商品,又能把这些钱给赚回来……
  已经有人在私铸钱币了,而且是用蒸汽机铸造,质量跟官钱不相上下。私钱多从广东流出,因为那里最早仿制蒸汽机,朝廷如今正在派御史和锦衣卫查案,这种案子一旦查出就是谋逆大罪。
  赵贞吉在新加坡完成了一部著作,阐述大明官钱的海外流通,名叫《钱说》,翻译到欧洲改名为《金钱帝国》。
  接着,赵贞吉又被南洋水师提督,盛情邀去柔佛城做客。
  在南洋水师柔佛官学做了半年老师,赵贞吉再次完成一部著作,阐述各地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结构,名叫《政论》,翻译到欧洲改名为《殖民帝国》。
  其实,赵贞吉还忽略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他所经之地,汉人都有无上崇高的地位,异族都在刻意模仿汉人的风俗时尚。
  就连南洋的一堆绿教国家,贵族商贾都主动学习汉话和儒家礼仪。
  时不时的,苏丹们还会穿着儒衫,戴上一顶四方平定巾,腰挂玉佩玩起角色扮演。平时也喜欢穿大明丝质道袍,戴一顶乌纱大帽,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品味。
  赵贞吉之所以忽略这些现象,是因为他觉得很正常……
  当赵贞吉游历到印度时,他已经离开大明整整三年,也是王渊被封为天竺王的第八个年头。
  印度,更加特别!
  次大陆的中部和南部,是王渊的主要移民地区,汉人及家属(包括印度妻子,但不包括儿童)已经突破60万人。
  王渊的移民速度贼快,仅大明官方允许的,就有十万人左右。
  比如皇帝让王渊带8000军户离开,王渊直接带走8000户,拖家带口就是好几万。又比如说,皇帝赏赐王渊1000工匠,让王渊好生修缮王宫,拖家带口又是近万人,邻居亲友什么的都可以跟来。
  江南修了一条铁路,连通杭州到镇江,裁撤的漕军和漕户无法安置。除了部分充实边镇,部分转为护路军之外,其他的都一股脑儿让王渊运走。
  这七年来,每年平均移民五万人,移民的运费和安置费,占到天竺国财政支出的50%!
  天竺水师只能自谋出路,中央暂时没钱拨发军费。一部分船只运货去大明贩卖,回程时正好接运移民;一部则往西边扩张,在东非沿海地带搞殖民贸易,掠夺东非地区的金银、宝石和象牙。
  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的殖民港口,全被王渊的天竺水师给抢了。
  抢起来很轻松,只要海战能获胜,陆战简直随便拿捏。这里的葡萄牙殖民者,接连进攻莫诺莫塔帕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