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后一战!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紧了。反正又不会落第。

  何况弟子们的底子本来就好,又经过自己强力辅导,名次应该不会差吧

  至于老爹,反正也不指着他了,爱考第几考第几吧

  于是赵昊只送到胡同口,就转回家补觉去了。

  春天可是长身体的时候啊,要保证充足睡眠。

  轿夫们抬着六顶小轿到了东江米巷,六名贡士便下了轿子,一人打一盏灯笼,步行往西走去。

  待到了大明门前,依然是满天星斗,但奉旨殿试的灯笼,已经汇集了一两百盏。

  虽然昨日培训时,那位郎中反复强调过,要在宫门外保持安静。

  但兴奋的中式举子们,还是忍不住互相寒暄,彼此打趣。

  一不留神就压不住嗓门,喧哗声不绝于耳。

  不同于以往残酷的淘汰,今日殿试毕竟只是排名了。举子们在紧张之外,多的更是兴奋之情。

  能不激动吗漫长的举业之路,今日终于走到终点,只消在此完成鲤鱼跳龙门的一跃,便可光宗耀祖、流芳后世了

  赵守正和几个徒孙一来到,马上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阳阳们自然不用说了,那日看榜时演那出活剧,生生搅了大伙儿的兴致。

  同年们都像看活宝似的盯着他们五个。

  好在五人都是莫得感情的未来科学家,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神情,依然谈笑自若,毫不介怀。

  赵守正可比徒孙们受欢迎多了及时雨送二爷的大名早已传遍京城

  进京以来他慷慨解囊,资助同年无数,还为滞留京城的流民出钱出力。

  在京的举子们都传说,是赵守正精诚所至,才感动了高高在上的长公主,以皇家的名义开粥厂赈济。

  赵二爷更是在粥场忙前忙后,一个人操持起那么一大摊子。

  十几万灾民吃粥井井有条,几乎没有发生过争抢,去年冬那么冷的天,居然没在粥厂冻死一人。

  就连顺天府、宛平县的官员,都高呼不可思议

  同年们却知道,老大哥为此付出了多重的代价他整天泡在粥场中,以至于耽误了学业,在会试中险些就名落孙山。

  老大哥可是在地狱难度的应天乡试中,考取第七名亚元的高才啊

  当今世态炎凉,如此古道热肠、一心为人的义士君子,怕是比三只眼的蛤蟆还要罕见了吧

  赵守正在举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有多伟岸,威望有多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又有谁不想和送二爷做朋友呢

  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