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两不相害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这小子从哪蹦出来的。

  “你看这样行不行。”赵二爷让方文展开苏松地图,指着上头一条多出来的蓝线道

  “将贵县港庙镇的闸道拓宽,挖一条人工河道连到黄浦江上。我们请人测算过,河道只消挖十丈宽,就能缓解昆山一半的压力。而且建成后,贵县与松江之间便无需绕行吴淞江了,直接走这条运河即可。”

  “哦。”易知县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老兄放心,不会让贵县出一文钱,一个人的,这条‘太浦河’从头到尾由我们昆山县包了!”

  赵守正把胸脯拍得碰碰直响,相信对方一定会答应。

  因为这是由治水大师潘季驯提出来的绝妙方案,既能保住吴江县九成圩田,又能减轻昆山一半压力,还让苏松之间多了条捷径。

  为此昆山县牺牲极大,出工出钱不说,整条河都不在县境之中。这意味着这条河一旦修成,松江至吴县,乃至南下浙江的商船,就再也没必要走吴淞江了。自然也不会再经过昆山。

  但就是这样一个自废部分武功的方案,却得到了昆山县上下的一致拥护……可见昆山父老苦水患,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然而,对方依然不为所动。

  只见易知县沉吟半晌,方迎着赵二爷期待的目光道“来,喝酒。”

  “你先说中不中吧。”赵二爷认真起来,居然连酒都可放在第二位。

  “我跟你说过,我现在当官是‘淡如水’吧”易知县也不禁有些火气了,心说这人怎么就不知道个分寸呢

  “嗯,说过。”赵二爷点点头。

  “我说过我快离任了,没心思再折腾了,迁就着把日子捱过去就算了吧”易知县一脸心累道。

  “嗯,说过的。”赵二爷又点了点头。

  “那你还为何要苦苦相逼”易知县白他一眼道“是,十丈是不宽,可他妈这条河长啊!从庙港镇到东木圩足有一百一十里知不知道!”

  “再算上两边河堤,少说十五丈宽,那就是四千一百亩地!”易知县陡然提高嗓门道“这地总得我们出吧”

  “才四千多亩地而已嘛。”赵二爷小声嘟囔道“你们围湖造田何止十万亩还不到半成嘛。”

  说着送二爷本色不改道“本县出钱买下这些地就是了嘛。”

  “买下来你知道四千亩地多少钱吗”易知县不禁哂笑,对赵二爷的钞能力一无所知。

  江南水田二十两银子一亩,但圩田不在黄册上,没有保障,最多十两银子一亩到头了,这还难不倒赵二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