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月为师忙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份了。

  从浦东回来后赵公子基本天天待在北城在几所学校间转悠。

  每天上午他要到简称‘江南技院’的江南职业技术学院去给集团和各公司的管理层上课亲自传授科学管理之道。

  赵昊之所以如此重视管理,是因为他深知,工业革命绝非制造出蒸汽机、用机械代替手工生产那么简单。它本身还是生产方式、劳动效率和制造标准的管理革命。

  没有管理革命,工场的工人们很难不断改进技术生产出高标准的零部件,也就不可能将粗陋的纽科门蒸汽机一步步改进为精密复杂的瓦特机。

  可以说生产管理革命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学习直接获得并立即见效,可以立竿见影的提高江南集团的生产效率。绝对值得赵公子费心尽力的编写教材并亲自授课。

  他希望给管理层和工人两方面,都能来一次‘精神革命’。让双方都意识到,只要他们共同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把‘蛋糕’做大,即使不改变分配的比例也能同时有利于双方。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劳资双方才能变对立为合作,共同为提高效率而努力。

  但各公司生产任务都很重,哪怕将管理层分两批轮训,最多也只能进行为其两个月的短训。这么短时间想让他们入门,赵公子只能采取魔鬼教学了!

  他以十天为一个教学周期。

  比如第一个周期,学习‘工作定额原理’,他会通过九个上午的教学,教他们如何实现‘工时定额化’,也就是用客观的标准代替主观管理。

  在这个年代,对工人生产的评价中,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太强。由此造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东家不知道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嫌‘懒种们’干活少,拿工钱多,于是就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而工人,也不确切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却总认为自己干活多,拿工资少。当东家加重剥削时,他们就用消极怠工来对抗,这样的结果就是双输。

  那这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赵昊告诉他们要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研究找出有科学依据的‘合理日工作量’。然后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然后每天下午,赵公子会给出一个课题,让管理人员们进行分组探讨,比如‘如何制定合理日工作量’

  让他们在小组内各抒己见,通过讨论碰撞火花,开拓思路。

  待到晚饭后,他会让各组代表轮流就课题发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