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活不是重生 > 第二百六十七章 生生不息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斜坡沙滩开一条1米多宽、数米长、30多厘米深的沙沟,下头直伸湖内,沟里用小石于筑起一道道横格,形如渔民晒鱼用的"篱笆",然后用木制水车在沟的另一头从湖里车水,经沟道再流人湖里(称转水洞)。这时湖里的鱼群就会从沟的另一头沿沙抢水而上,待沟里进人较多的鱼时,立即停止车水,余水从沙石中渗尽,活蹦乱跳的鱼儿就留在沟内束手待擒,这种捕鱼方法称之为“篱笆沟捕鱼”。

  那个时候,都是采用现场车水捕捞,去那里吃水煮活鱼不论斤卖,按照人头算,五元软妹纸一个人,让你吃个饱,吃个够。哪里像现在,抗浪鱼越来越稀缺,声名却越来越大,弄到数百上千元一公斤,还见都见不到。普通人想吃抗浪鱼那就是做梦,有钱你也找不到门路。

  据说,同属彩云四大高原湖里面的另外两种土著原生鱼种,洱海的弓鱼,滇池金线鱼,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彩云这些高原湖泊里面特有的那些土著野生鱼类,原来都是当地著名的高产鱼类,是当地渔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每个湖泊特有的鱼种不但品种独特,独一无二,还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不是那种中看不中用的物种。

  目前,除了滇池的金线鱼由于滇池水质的富营养化,已经变成劣质五类水,金线鱼在滇池里面濒临灭绝。万幸的是滇池流域开阔,那些江河支流也能为金线鱼提供避难场所,金线鱼尚未完全消失,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其他三类特殊鱼类都还在原产地生存,数量稀少,但是至少还能自我繁育。只不过是鱼卵被其他鱼大量吞吃,幼鱼难于产出,依靠数量优势存活的幼鱼存活概率低。

  以上这些高原野生鱼类的虽然已经岌岌可危,但是还有抢救的余地。关键就在于种群数量的补充,只要解决这些鱼类鱼苗的生存率,源源不断地补充种苗数量,它们就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