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诗意的情感 > 第218章 为何而活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像前面提到,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自己的,生命是天地间共生共有的,自己只有资格把自己奉献为大众,只有尽力让生命活出意义与价值,但没有摧残生命的自由。”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不想活了?

  事实上,没有人不想活着。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当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孤独无助和毫无意义时,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由于社会和自身的原因,我们会遇到许多的灾难与艰辛,会遇到许多的冤屈和麻烦。如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呆板单调的生活模式、家庭的负担、疾病的困扰等等,都会使一些性情脆弱的人悲观绝望。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悲观情绪。于是,就会产生出种种悲观绝望的想法:反正都要死,为什么还要活着?我的梦想破灭了!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有这样悲观情绪的人,如果不能坚强而奋力地走出阴影,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产生万念俱灰的念头,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失去生活信心的人往往不是因为贫穷和灾祸,而是因为自身的悲观情绪。我们看到一无所有的人乞讨要饭也要活着,我们看到红军在过雪山草地时,穿着单薄的衣服,没吃没喝,还要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就是九死一生也要冲杀出去。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有信念。我们再看看那些自尽的名人,哪个是因为生活艰辛而不想活的?而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和生活的目标。

  人生不只是为了有吃有喝,更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即使再有钱的人,大富大贵地过上那么几天,也就嫌烦腻歪了。要么,有些人当上了大公司的老板,身价有几十亿甚至几百亿,还要每天上班下班;有些人从总统的宝座上一退位,光是年薪就有几百万,可是还要去当教授,去演说和写书。这是因为他们不想去过那种毫无新意的单调生活,想让人生更加地丰富充实。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80多岁还在开始学画画,学弹琴;有的人90多岁了,还在继续写书和习字。和我在一起的有两位老人从65岁开始学打乒乓球,今年已75岁。他们俩人天天下午来活动室打球,其中一位已死了老伴,但他们每天想的是如何提高球技,如何能打败别人。还有一些60多岁的老人,天天在门前楼下扎堆下棋,整天想的就是你今天赢了我,我要回家好好地琢磨琢磨,到明天再赢你。所以,这就使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有新的乐趣。试想,如果那位叫母巴·格索的印尼老人每天也有一帮人跟他在一起打球或下棋,他会说他不想再活下去吗?所以,一个人要想活得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