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梦回大明春 > 601【贤王的危害】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地也!”
  朱载堻骇然。
  王渊继续说:“两代德王,皆为贤王,就连王妃都知书达理,与郡主一起刊印佛典。德王更是出钱,多次刊印山东历代贤者的著作。善男信女,官员士子,皆帮着德王说话。若不大量撤换山东官员,根本不可能对德王下手。这位德王贤明,下一个呢,再一下个呢?如果出现一个横征暴敛的德王,他家有几百万亩地啊,会逼得多少佃农家破人亡。更有可能酿成民乱!”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英宗,英宗太喜欢儿子了,把两位已废亲王的土地,全都赏赐给初代德王。
  初代德王又贤明,既然自己不缺钱缺粮,那就对佃农优待关照,导致投效德王的农民越来越多。再加上刘六刘七横扫山东,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德王捐粮赈济灾民,顺便兼并土地、招养流民,如此便越来越富有、田产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好!
  就连王渊,都跟德王有利益牵扯,因为每年德王会卖大量棉花给天津工厂,天津工厂的管理层跟德王属官交情匪浅。
  在王渊详细解释前因后果之后,朱载堻说道:“且查一些德王府属官的劣迹,以御下不严为借口,收回齐王、汉王曾经的田产。如此,就收走德王百万亩土地!”
  “陛下英明。”王渊投以赞许的目光。
  一个十五岁的小皇帝,能快速想出这种法子,已经算得上天赋异禀了。
  王渊补充道:“还应清查隐匿的人口与田亩,这些人和地,都托庇于德王。长此以往,还能算大明子民,还能算大明国土?臣欲撤换山东三司、济南府官员,至少要撤换三十人以上!”
  这等于,把那里的高级官员直接大换血。
  朱载堻仔细思考利弊,终于点头说:“准!”
  首辅倡导,皇帝许可,内阁一半同意一半沉默,六部还能有什么话说?
  山东巡抚桂萼,原地转为山东左布政使。
  主持修建铁路的张璁,调往山东担任按察使。
  铁道司员外郎聂豹,调往山东担任济南知府。
  其他官员,由他们自己举荐合适者,这样更方便他们搭班子做事。
  一番举荐之下,仅工部铁道司,就有六人转任山东官员,平均下来每个人连升两级。就连杨慎的弟弟杨惇,因为奉父命投奔王渊,早早就在铁道司做事,这次也被调去山东当按察副使。
  这是工部铁道司,第一次被大举提拔。
  朝臣们还没法挑错,因为小小的铁道司,实在是藏龙卧虎,一榜进士和庶吉士就有一大堆。
  文武百官都反应过来,在王渊执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