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梦回大明春 > 675【绍丰出海潮】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优良航道,上海在弘治年间就日渐繁华起来。
  在王渊的主导之下,内阁已经做出决定:
  第一,上海县准许开埠,在宝山一代建设海港。
  第二,撤销大明所有沿海卫所,全体军户就地转为民户。沿海卫所说白了,就是用来防止海盗和倭寇的,早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当然,用以守卫盐场的卫所,这次没有被王渊裁撤掉。
  王崇坐着封舟离开杭州之时,内阁政令终于送达此地,浙江都指挥使气得想要骂娘。
  只因浙江是倭寇、海盗的重灾区,百余年来设置了大量沿海卫所。朝廷一纸文书下来,浙江直接裁撤二十八个千户所,不知让浙江都指挥使损失了多少油水。
  至于被裁撤掉的世袭武官,朝廷直接花银子买断官身。
  有不服的?
  呵呵,江南承平日久,武官都是窝囊废,他们敢像边镇那样闹兵变?真有个别猛人,也无法兴风作浪,因为王渊还留有余地,这些猛人可以去参加武举啊。
  顺便一提,山东的登州卫也被裁撤了。
  年仅八岁的戚继光,不用再受制于军户之身。他从小就学四书五经,父亲被买断武职官身之后,正在鼓励儿子们考科举当文官,戚大帅指不定能当封疆大吏呢。
  杭州。
  大量被转为民户的贫寒旧军户,拖家带口来到海宁港,想要移民去南洋闯荡。
  他们的田产早就被军官侵占,就算王渊不裁撤卫所,每年也有大量军户逃亡。因为日子过不下去,只能去当水手,或者跑去南洋赚钱糊口。现在没了军籍制约,瞬间全家出动,终于不用困在老家等死了!
  这个现象,不止出现在杭州,整个沿海地区都普遍发生。
  沿海军户根本无地可种,以前给军官当农奴,领取口粮艰难度日。转为民户之后,他们连口粮都没有了,要么做佃户种地,要么进城去打工,而闯南洋则成为优先选择。
  这些沿海军户,可不是消息闭塞的内陆百姓,每年都听说谁谁谁在海外发财。
  王策、王芳、天竺棉会、各路海商、殷州殖民头子们,瞬间闻风而动,派遣海船前去招募移民。
  殷州开价最优渥,普通移民,每人分配一百亩土地,识文断字者分配三百亩土地,反正只要去了殷州就是地主。当然,得自己开荒耕种,十年之内都不用上税。
  南洋开价最垃圾,有些甚至只招工人,但因为离得比较近,去南洋的移民反而更多。
  王策在吕宋的开价,是每人三十亩地,政府免费发给种子,免费租借耕牛,移民们只需卖力开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